管虎&梁静:结婚20年,势均力敌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116更新:2025-10-12 02:15:45

1943年,一艘载有大量战俘的货轮在东极岛海域遭遇袭击沉没。面对生死攸关的危机,中国渔民挺身而出,在炮火硝烟中展开了一场跨越国界的海上营救行动。这段真实历史成为电影《东极岛》的创作蓝本。导演管虎始终关注普通人在宏大历史背景下的抉择:"这个故事的核心在于人民,它展现的不仅是抗争精神,更是人性中闪耀的救赎光芒。"

尽管多年来不断有拍摄《东极岛》的契机,但受限于技术条件和制作环境,项目始终未能启动。直到近年来,随着技术突破和团队磨合,这项承载着历史重量的影视工程才逐步成形。将濒临被遗忘的历史记忆转化为银幕上的震撼叙事,管虎坦言这是一场充满挑战的创作之旅,而这些挑战恰恰构成了影片的独特魅力。

在剧本创作阶段,管虎与编剧团队历经21次重大修改,致力于打造一个能引发情感共鸣的故事框架。他们通过精心设计的人物弧光,让观众得以沉浸式体验那段特殊历史。而在拍摄技术层面,影片突破性地运用了多种水下摄影手法。对于水下场景的呈现,导演采用了"干拍"与"湿拍"相结合的方式:前者通过数字特效模拟水下环境,后者则要求演员接受专业训练,完成长时间的静态和动态闭气表演。

这种近乎严苛的拍摄要求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水下作业时,演员需要在视线受阻、氧气有限的环境下进行表演,当下潜至9米深度时,视觉清晰度会降至800度近视水平,意识也会逐渐模糊。正是在这种极端条件下,演员们才能真实还原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每次拍摄水下镜头,演员们浮出水面后都需要长时间恢复,这种物理极限的挑战与历史厚重感的碰撞,构成了影片的特殊艺术价值。

为应对各类技术挑战,剧组在拍摄过程中创新开发了多套专业设备,构建起一套完善的水下拍摄解决方案。这些技术突破不仅显著提升了中国现有的水下影视制作水平,更为未来其他影片在类似拍摄中提供了可借鉴的实操范本。管虎自始至终坚持追求极致的真实感,他强调:"水下压力对肌肤的影响无法通过特效呈现,只有当演员下潜至8米深度时,才能捕捉到朱一龙、吴磊等主演血管、皮肤的真实反应。"为此,演员需提前接受专业自由潜训练,掌握下潜技巧、呼吸控制及耳压平衡等关键技术,同时与当地渔民共同生活,经历日晒雨淋的环境考验,使身体状态、肤色变化、皮肤结痂、手指老茧及指甲海水浸泡后的特殊外观等细节都达到角色还原的精准度。

2024年,导演管虎携两部作品亮相影坛,其中《狗阵》斩获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最佳影片奖,另一部尚未上映的《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则入围了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夺得金爵奖最佳摄影奖。前者以西北小镇为背景,展现粗粝质朴的自我救赎;后者聚焦都市男女,描绘细腻细碎的人生片段。从题材到表现形式,从叙事风格到美学追求,二者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令人难以想象出自同一导演之手。面对这种差异,管虎坦言:“无论是在西北戈壁拍摄《狗阵》,还是在都市讲述《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我始终保持着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他提及过往作品《西施眼》时,表示“每个人内心都有非常柔软的部分,并不用刻意彰显,机会来临时自然会显现”。这两部作品对他而言更像是创作上的“充电”:“为自身注入新鲜血液,也是一种情绪的疏解。”疫情期间,管虎曾因行动受限而蛰居家中,却因此萌生了拍摄《狗阵》的决心。最终,他率团队在西北戈壁完成这部作品,享受着无需资金与商业压力的纯粹创作体验。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诞生恰逢管虎与黄渤在香港相遇的契机。两人在闲聊中萌生灵感,决定联手打造一部别具一格的电影。黄渤曾用生动的比喻形容这种创作状态——如同中年人在爬山时累得跑不动,恰好遇到同伴,便停下脚步交流片刻,再继续前行。这部作品成为黄渤演艺生涯的起点,随后两人又合作了《杀生》《斗牛》《厨子·戏子·痞子》等佳作,这些作品也成为了黄渤的表演代表作。

《狗阵》与《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不仅为管虎赢得荣誉,更凸显了他作为作者导演的独特创作路径。他坦言自己带有浓厚的“电影爱好者”心态,对创作充满热情,唯有真正感兴趣的事才会全力以赴。这种对艺术的纯粹追求,使他既能驾驭商业大片,又能投身独立创作,在不同领域间自由切换。谈及这种能力,管虎幽默表示:“我是AB型血,我善变。”

“这是我第一次负责如此规模的项目。”谈及拍摄《东极岛》的决定,梁静仍然难掩激动之情。从技术层面而言,这部电影的拍摄难度创下了管虎过往作品的新高。“越难的事越要挑战,这样才有意义,才有成就感。”管虎曾多次强调,他希望成为敢于突破常规的创作者。作为资深女演员转型为电影制片人,本身就充满挑战。彼时她刚成为母亲,正值知天命之年,市场上缺乏适合她的角色,个人价值逐渐模糊。“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出击。”在友人的支持下,她选择开辟新的人生赛道。而内心深处,她更希望守护管虎的创作初心。“我始终想确保他的作品保持纯粹性。”尽管此前对制片人工作略有耳闻,但真正投入实践却是另一回事。梁静报名了长江商学院EMBA课程,课堂上总是坐在前排,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专业知识。《八佰》作为她担任制片人的首部作品,从前期制作到后期宣发,每个环节都是全新挑战。“最初只是出于好奇想要尝试,真正投入后才发现深水区的艰难。”她坦言,跨入新领域后便难以抽身,只能坚定前行。

《八佰》上映后,梁静受邀参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的专题分享会,她全面披露了影片从筹备到发行的全过程,涵盖剧本打磨、制作统筹以及融资等幕后细节。通过她的叙述,观众不仅感受到剧组在创作路上的重重挑战,更直观看到她作为制片人的快速成长轨迹。

谈及个人特质,梁静坦言:“或许我的艺术直觉不错,作为女性更敏感且富有预见性。”她强调自己并非擅长商业运作的类型,“但我在项目执行上更有心得。”面对《八佰》定档海报发布瞬间,她难掩激动情绪,泪洒当场。这种情感释放与关机当天的克制形成鲜明对比——当次日拆除八个月精心搭建的场景时,她再次哽咽,坦言这是“亲手筑造的成果”。

据公开数据显示,《八佰》最终斩获31亿元票房,成为当年现象级的救市之作。这一成绩既是对电影市场的提振,也标志着梁静作为制片人的能力得到市场认可。她坦言曾长期存在自我怀疑,“但在《八佰》这个项目之后,我才真正意识到自身仍有成长空间。”

在转型为制片人之前,梁静曾是演员,参与过管虎导演的多部影视作品,其中包括她凭借出色表现斩获奖项的《杀生》。作为演员,她曾对导演保持绝对服从,但担任制片人后,与导演的关系逐渐发生变化。管虎始终坚信艺术创作需要直觉与坚持,“这是一口气,当你认定一件事,所有人都会跟着你干”,而梁静的制片人身份恰好为他提供了恰到好处的创作支持。她坦言自己性格专注,只愿深耕擅长的领域,对不相关的事务则充满抵触,但正是这种特质,让她能够有效维护制片人与导演之间的良性协作。在与管虎相互磨合的过程中,两人逐渐形成默契,梁静对管虎的创作理念了然于心,因此坚定支持他在特殊时期拍摄《狗阵》,并坚信其艺术价值。在《东极岛》的制作中,她更希望管虎能在商业与艺术间找到平衡,同时带动新人导演费振翔成长。此前,费振翔凭借《鬼吹灯》系列网剧积累口碑,也曾执导《星汉灿烂》《山花烂漫时》等热门电视剧。梁静表示,她期待通过项目让每位参与者都有成长空间,推动团队共同进步。两人恋爱初期,管虎曾向她承诺将成为被世界铭记的人,尽管当时他仅执导过几部作品,但梁静被他的自信所吸引。后来当管虎在国外获奖归来,她主动鼓励他趁势而为,却意外激发了他蛰伏多年的创作潜能,最终催生出中国电视剧史上的经典之作《黑洞》。她调侃道,管虎心中早已埋下创作的种子,只是需要有人适时浇灌,而她恰好成为了那个“浇水的人”。

谈及梁静的演员生涯,管虎表示演员对表演的向往永远不会消退,只要有优质角色自然可以参与创作。但他更期待梁静在制片人道路上的探索,认为这能带来更广阔的格局。梁静则回应称不会刻意推动这种转变,一切顺其自然,若有机会自然会参与。她认为担任制片人能够与团队共同完成更有价值的作品,这种合作带来的成就感不同于单纯演出。

关于梁静在微博上提及的"幸运的是,一致的理想,一致的方向",管虎解释这代表了人生追求有意义事业的信念。而梁静则被管虎"成为让世界记住的人"的自信所吸引,这种对电影艺术的执着令她充满好奇。

回顾共同创作的经典作品,管虎认为不同时期的创作方向各有侧重。《我不是药神》关注社会价值,《八佰》旨在缅怀历史,《东极岛》则追求不同艺术表达。他强调自己不愿重复创作系列电影,始终保持对新题材的探索热情。

谈及扶持新锐导演,梁静表达了对具有文学素养和导演理想的年轻创作者的期待。她回忆管虎早期为《头发乱了》变卖家产的经历,感慨那个充满挑战的创作时代。如今通过七印象公司,她希望能与有志之士合作,在影展创投单元中发现并支持怀揣梦想的新人,陪伴他们共同成长。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