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悍刀行》徐骁、元本溪、张巨鹿、赵衡、赵淳,谁是好父亲?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809更新:2025-10-11 21:06:32

一首《雪中悍刀行》的曲调,超越了刀光剑影的喧嚣,直抵人心深处的情感共鸣。无论是天下的动荡格局,还是江湖的风雨飘摇,本质都是人与人之间复杂纠葛的写照。当世事变迁如云卷云舒,人心百态似潮起潮落,那份始终如一的情意,才是贯穿所有纷争的永恒主题。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曹长卿与轩辕敬城以毕生情意坚守初心,洪洗象历经八百年光阴守候知己,李当心背负信仰抉择诠释“不负如来不负卿”的誓言,就连洒脱不羁的李淳罡也难逃痴情宿命。赵希抟与黄蛮儿的师徒情谊贯穿江湖风雨,温华折剑出鞘只为兄弟情义,而徐凤年与褚禄山、齐当国、袁左宗之间既是兄弟情深,亦与李翰林、严池集、孔镇戎共享江湖羁绊。在这部作品中,亲情如暗流涌动,既有父辈深沉的牵挂,也藏着时代洪流下人性的蜕变与挣扎。

北凉王徐骁,绰号“人屠”,是春秋时期三大魔头之一。他与嫡长子徐凤年共同构建了北凉王朝的传奇,却在腥风血雨的战场上掩藏了对子女的深切牵挂。作为北凉国君,徐骁育有两位儿子与两位女儿,世人皆知他对子女的溺爱。

北凉铁骑下辖的三支精锐部队——脂虎军、渭熊军、龙象军,皆以徐骁的子女名字命名。在最后一次入京朝见时,一名三品官员当众指责徐脂虎德行有亏。散朝后,徐骁于宫门前以剑鞘为武器,将其打至重伤。

至于嫡长子徐凤年,徐骁的宠爱更是登峰造极。他赋予徐凤年二十年超越嫡长子的自由岁月,赐予其世袭罔替的北凉王爵位,并留下三十万骁勇善战的北凉铁骑。

徐凤年第二次游历江湖时,因在广陵引发风波,徐骁并未责怪他,而是命人策马疾驰,带着"讲道理"的重话前往广陵王赵毅处。赵毅最终以割下一块肉为信物求和。当徐凤年独自踏上北莽征途,徐骁不仅让黄蛮儿率龙象军长驱直入千里接应,更调遣了最精锐的大雪龙骑。面对上阴学宫王祭酒的质疑,这位老将只以"我儿子在那里,这个理由够不够?"作为答复。往昔年少时,徐凤年曾追着年轻气盛的徐骁打骂,如今父亲老迈,徐凤年才惊觉自己竟开始惧怕这位铁血将军的离去。弥留之际,徐凤年紧握父亲枯瘦的手掌,却不敢为他拭去眼角的泪珠——怕一旦松开手,这位曾以一己之力撑起北凉的男人便会永远消失。即便在生命最后时刻,徐凤年也未曾对父亲说出半句赞语,这份未曾言明的敬爱,成为父子间最深的遗憾。

元本溪,这位以言语晦涩著称的神秘人物,实为离阳王朝的帝师,亦是掌控赵勾的幕后首领,其权势足以撼动山河。他助赵淳登基称帝,令后者甘愿以自身为棋子,成就元先生的布局;他扶持张巨鹿崛起,将顾剑棠困于兵部尚书之位长达十八载,更主导了白衣案的惊天阴谋。作为北凉的宿敌,元本溪对北凉的遏制从未停歇,甚至不惜以十六次精心策划的刺杀行动试探徐凤年的极限。然而,这仅仅是立场差异的产物,元本溪所行皆为离阳王朝的根本利益。若抽去权谋纷争,他亦是深藏不露的父亲——唯独江斧丁,这位并无元姓的独子,却承袭了父亲的全部家当。从户部尚书王雄贵的幼子与其冲突时的连夜认错,到顾剑棠亲自传授方寸雷绝技,再到元本溪从大内武库取出南华刀谱中的顶级兵刃过河卒,江斧丁的武道之路无不浸润着父亲的安排。更有甚者,元本溪曾费尽心机从赵勾手中救出被追杀的江斧丁,并破例将他送入武帝城。当这位年少轻狂的少年在武帝城遭遇挫折,元本溪更是在晚年以“好好活着”作最后嘱托。然而命运弄人,赵篆即位后,元本溪终究未能逃过被清算的命运。即便如此,江斧丁始终铭记父亲的教诲——“天地生七尺男儿,就是要赢做枭雄,输做英雄,死做鬼雄”,这份传承让他在失去父亲后仍怀有复仇的执念,誓言要为赵铸谋取帝位。直到最后,他只轻声说了一句“爹,我很想你”,道尽了所有未说出口的思念。

张巨鹿与张边关、李淳罡共有两愿,愿江湖后辈皆能习得两袖青蛇之术,愿人人可凭剑意洞穿天门。而张巨鹿独有其一愿,便是愿天下寒门学子皆能鲤鱼跃龙门。作为离阳首辅,他手握权柄却付出了沉重代价——他不是一个称职的儿子,不是一个慈爱的丈夫,更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他育有三子,为实现宏愿不惜以权谋算,大儿子因他暗中购置三百亩良田而受益,二儿子因他遭弹劾而受牵连,三儿子张边关则与他貌合神离。他亲自为儿子们端上三碗断头饭,却未曾察觉他们早已心如刀割,只是将怨怼深埋心底。

张边关作为小儿子,一生注定背负屈辱。徐凤年与江斧丁凭借父亲的权位肆意妄为,而张边关却因父亲的身份饱受欺凌,连最基本的尊重都难以获得。更令人心碎的是,父亲张巨鹿从未真正关心过他,将全部目光锁定在天下大义之上。他既是权倾朝野的宰辅,也是身陷亲情泥沼的父亲。面对家族与苍生的抉择,他只能选择舍弃小家,用冷漠与权谋浇筑理想。

在张巨鹿倒台之际,张边关终于找到他。这对素来不和的父子在那一刻放下所有嫌隙,不喝酒的张巨鹿竟陪儿子饮了几杯。张边关轻声道:“爹,其实没谁怨你。”最终,他与兄长们心甘情愿地陪同父亲走向断头台,用生命践行了对父亲的理解与原谅。他们没有怨恨,只因早已明白,父亲的抉择背后,藏着一个父亲对天下苍生最深沉的爱。

靖安王赵衡乃离阳宗室藩王,镇守鬼城襄樊。在八龙夺嫡之争中,他是最具竞争力的皇子之一,却因元本溪暗中搅局而错失皇位。赵惇即位后虽未对赵衡苛责,仍封其为靖安王,赵衡便转入佛道修行,以规避朝堂纷争。然而这位藩王以阴险著称,连徐骁都对其不屑一顾,曾以马鞭击其头部,并讥讽他阴沉如妒妇,六大藩王中无出其右。赵衡嫡长子赵珣虽对父亲心生畏惧,但作为靖安王世子仍具备不凡资质。依据离阳《宗藩法例》,藩王无特殊功绩需按辈分递降承袭,赵衡之子只能袭封郡王。但赵衡暗中联络第十一王明寅、吴六鼎及符将红甲的赵楷,甚至策动呵呵姑娘,企图刺杀徐凤年。若此计得逞,可为赵珣博得特殊功绩,从而获得世袭罔替之权,同时转移徐骁的怒火。然而刺杀最终未果,赵衡在与徐凤年交手后,意识到赵珣的胆识仍逊一筹,遂决定亲自出手相助。

芦苇荡刺杀事件后,赵衡并未止步于此,接连抛出两个惊世之举。他先是让赵珣携陆诩所献的二疏十四策入太安城,这不过是一场小赌;然而更深一步,赵衡选择以自身性命为注,最终在自尽时带着赵珣暗中豢养的那位容貌酷似裴南苇的女子一同赴死。当赵衡离奇身亡的消息传入宫中,裴南苇以死相随的传闻亦随之蔓延。悲痛欲绝的皇帝最终下旨,允赵珣世袭罔替靖安王之位。这是离阳七大藩王中继徐凤年之后第二位获得世袭罔替殊荣的继承人,却也是首位以世子身份成为藩王的幸运者。赵衡的托孤之策堪称绝妙,既确保了权力顺利交接,又为赵珣的王位之路铺就了最为稳固的基石。

赵淳身为离阳皇帝,执掌天下权柄,世人皆知他有六位皇子与一位公主,却无人知晓他还有一位名为赵楷的私生子。早年尚未登基时,赵淳曾邂逅一位低微女子,却在即位后将她舍弃,唯有她始终未忘旧情,以赵家陵园中一株楷树为儿子取名。女子临终前将赵楷托付给韩貂寺,这位权谋高手便将他引入宫中,而赵淳从未给予赵楷正式皇子身份。在深宫岁月里,唯有韩貂寺铭记那女子的恩情,以“赵楷大师父”的身份庇护着他,却始终无法改变赵淳对这个私生子的疏离。

赵楷的皇子身份直至被派往西域才得以确认,这实则是离阳与北凉之间的战略布局,他不过是棋局中的一枚棋子。赵淳虽非无情之人,却始终将赵楷视为可舍弃的棋子,认为只要他能入主西域,便有可能成为蜀王乃至太子、皇帝。然而北凉岂容赵楷踏入西域?徐凤年率众截杀赵楷,这位野心勃勃的皇子最终在绝望中自刎,临终时目光仍执着地望向京城,口中只留下一个字——“爹”。赵楷虽是活棋,却终究如棋子般被抛弃,在历史的尘埃中悄然陨落。

相较之下,徐骁对徐凤年的宠爱、元本溪对江斧丁的扶持、张巨鹿之子甘愿随父赴死、赵衡以死成全赵珣的靖安王之位,皆是血脉亲情与忠义之下的悲壮抉择。而赵楷,却连一个确切的父亲身份都无法获得,直至生命尽头,仍旧在等待那未曾兑现的亲情承诺。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