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威尼斯首映,舒淇到场分享执导心得感念候孝贤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29更新:2025-10-11 20:17:25

当地时间9月4日下午,舒淇执导的首部作品《女孩》在威尼斯电影节丽都岛主竞赛单元举行全球首映。导演兼编剧舒淇、主演白小樱、9m88(汤毓绮)及邱泽等主创人员亮相红毯。影片放映结束后,现场观众自发起立鼓掌,舒淇更在激动中感动落泪。

邱泽、舒淇、白小樱与歌手9m88共同亮相电影《女孩》在威尼斯的全球首映礼。该片以1988年基隆港为故事背景,聚焦少女林小丽的成长历程。尽管身处充满暴力与冷漠的家庭环境,影片仍描绘了她对光明未来的执着向往。其中,白小樱首次担纲主演诠释小丽角色,9m88凭借其歌手身份演绎母亲形象,邱泽则饰演酗酒家暴的父亲。首映当日中午举行的媒体发布会上,舒淇作为主演之一与全体主创团队共同现身,就影片创作与角色塑造接受了现场媒体采访。

舒淇在《女孩》首映礼现场谈及首次执导经历时表示,如今担任导演的压力之大令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首位执导作品的导演,她坦言首映当天清晨已完全忘记妆容与发型的细节,脑海中反复盘旋的是上映前的种种担忧——观众是否会喜欢这部作品?记者会上是否会有人提出批评?这种与过去作为演员时截然不同的状态,让她深刻体会到导演工作需要在镜头语言中构建叙事,而不再局限于个人形象的管理。她回忆道,曾经作为演员只需保持得体仪容,如今却要在片场承担更多责任,这种身份的转变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与成长。

主人公小丽由演员白小樱出演。谈及影片时空背景的选择,导演舒淇表示:"我倾向于描绘自己熟悉的社会环境与人物关系。1980年代是一个城市快速建设的时期,充满工业化的气息。我至今仍清晰记得童年时透过窗户眺望的景象,那时的天空总笼罩着灰暗色调,仿佛一层朦胧的雾气,让人难以静下心来思考生活本质。父母辈始终在为生计忙碌奔波,而那个年代的男性也仿佛永远不知疲倦,往往忽视了家庭成员同样在为生存努力。当故事推进至1988年,画面突然由灰暗转为蓝天白云,这暗示着城市面貌的焕然一新,也象征着主人公人生新篇章的开启。"

创作此片的目的在于展现当代女性相较于以往所获得的解放与独立,她们不再需要依附于父权或家庭体系,而是具备了自主掌控人生的能力,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更优质的生活状态。

邱泽在影片中出演父亲角色,其塑造的父权形象极具时代代表性。谈及角色诠释,他表示:"在演绎这个角色时,我始终在思考自己父亲的处境。他生活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儿时我对他的某些行为曾充满困惑。通过这次演出,我尝试理解他当时的思维方式与选择动机。这部电影仿佛架起了一座桥梁,让我与已故的父亲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完成《女孩》的拍摄后,我感到心灵上的释然,相信观众也能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所承受的生活重压。"

在电影《女孩》中,9m88饰演的母亲与小丽的对峙场景引发了广泛讨论。有媒体曾就父亲家暴情节的处理方式提出疑问,为何不直接展现暴力画面?舒淇对此解释道:"我始终认为家庭暴力是需要谨慎对待的沉重议题。在拍摄小丽被家暴的戏份时,我特别注意保护演员小樱的情绪安全,因为她很快就能完全进入角色状态。"舒淇强调,通过镜头语言和声音细节传递的无声恐惧,往往比直接呈现殴打画面更具穿透力。"当观众跟随镜头感受小丽躲进衣柜、拉拉链的细微动作,以及她出门取娃娃时听到的摩托车声,这些流动的影像和声音会构建出更立体的压迫感。我期待观众能与角色产生时空共鸣,而不是停留在戏外的直观感受中。"

《女孩》中重现了候孝贤在《千禧曼波》里曾出现过的经典桥段,显示出导演在叙事手法上的延续性。

舒淇在侯孝贤执导的电影《千禧曼波》中饰演重要角色,影片中的红气球等意象被认为是对侯导创作理念的致敬。谈及这位导演对自身的影响,舒淇回忆道:"拍摄过程中曾发生一件令我震撼的事。记得《千禧曼波》里有一座名为曼波的桥,那场戏至今印象深刻。在筹备《女孩》时,我曾要求美术团队寻找类似菜市场的场景,设想妈妈与小丽争吵后共同经过此处,最终两人走向不同道路的画面。选景当日,我们从楼梯下行后意外发现一座公庙,庙前恰好分叉出两条道路。我先后模拟了妈妈与小丽的路线,却在不到十米处发现了曼波桥。那一刻我激动得起鸡皮疙瘩,仿佛与侯导产生了某种无形的共鸣。"舒淇补充道:"侯导曾教给我最重要的创作心得,就是不要被过多细节干扰,首要任务是塑造真实的人物形象。这次拍摄《女孩》时,我正是遵循了这个原则。"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