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这对夫妇,现实版“苦尽柑来”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953更新:2025-10-12 11:39:17

年度催泪韩剧《苦尽柑来遇见你》迎来圆满结局,豆瓣评分飙升至9.6分,荣登全球口碑剧集榜首。全球观众为剧中爱纯与宽植跨越磨难的深情厚意感动落泪,而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这样纯粹动人的感情?答案是肯定的。苏州一对夫妇的真实经历便印证了"苦尽甘来"的浪漫可能。

沈秉成出身名门,自小才思敏捷,在学业与仕途上均颇为顺遂,唯独婚姻一事始终未能如愿。其原配王氏比他年长两岁,却在22岁早逝,继室姚氏亦未能相伴长久,二人所生的子女更因病夭折。历经数次婚姻变故与孤寂生活,沈秉成终因情感受挫而罹患肝脾之疾。

严永华(1836—1891),字少蓝,号不栉书生,浙江桐乡人。她不同于一般闺秀,自幼浸润于诗书,家学渊源。随父兄宦游滇黔,足迹遍及三迤与黔地上下游,将所见所闻化为诗篇。其兄长在《纫兰室诗钞》中赞曰:“大凡女子闲置沉闺,老死牖下,不知乾端坤倪是何景象,即终身把卷吟哦,只如候虫之鸣,不知有穴外事。若吾妹生长滇黔,随父兄宦辙所至,于滇之三迆,黔之上下游,跋涉几徧,搜奇抉险,悉发于诗。自叔弟殉节,侍母南归,易洞壑幽深之境,为江湖浩溔之观,时与兄妹篷底联吟,以供色笑,今皆具见集中。”她因孝顺母亲而归家侍疾,被编入桐乡《孝女传》。

一场看似随意的对话,竟为两位素昧平生之人埋下百年缘分的伏笔。1861年,同僚严辰以献宝之姿向沈秉成展示一幅“不栉书生”的画作,沈秉成赞不绝口,追问画作作者身份,渴望结识。未曾想,严辰轻笑揭晓——画中才女竟是其妹严永华。彼时严永华年仅25岁,而沈秉成的原配夫人姚氏仍在世。

沈秉成将此事告知姚夫人,这位才情出众的女子竟笑言:“既然倾心这等才女,何不择其为继室?”这番戏言竟在十年后成为现实。1867年姚氏离世后,严辰便促成了这桩姻缘。彼时严永华已年届31,沈秉成则年逾不惑,45岁的他最终迎娶了这位才貌双全的继室。

《耦园志》中记载:“余与前辈在京同居馆职时,相过从,适妹自黔南寄手绘花鸟四帧,并有题句,余即张之客座,为前辈所见,归述之前配姚夫人,深加叹慕。姚夫人笑曰:‘君既慕此才女,他日可求为继室。’”这段文字印证了“不意一时之戏言,遂成百年之佳谶”的奇妙因缘,也印证了“人结诗缘者”的宿命。

1874年,沈秉成辞官隐退后自上海迁居苏州养病,并购得涉园旧址,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建改造。至1876年,园林最终建成,更名为“耦园”。

夫妻二人曾在耦园落成之际挥毫泼墨创作诗词以作纪念,这些作品被收录于《江苏文库·史料编》的《吴门园墅文献》中。漫步耦园,仿佛置身于一幅浓墨重彩的情书画卷中,园名中的“耦”字本意为两人并肩耕作,后引申为夫妻、佳偶的象征。这一意象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如今“耦园”已成为现代夫妻对自家的昵称,寓意着彼此间的亲密与陪伴。

园林内设有两条长廊,分别命名为“樨廊”与“筠廊”,其谐音寓意恰为“妻廊”与“君廊”。这一巧思巧妙映射了主人翁之间珠联璧合的情感联结,而他们共同使用的印鉴“联珠印”则以印章形式将这份深情凝固成永恒的印记。

严永华的会客室中,家具皆选用精巧的迷你款式,这源自沈秉成对夫人的细致体察。他深知夫人常年穿薄底绣花鞋,赤足踏在青砖地面易感寒意,便特意铺设吸潮的杉木地板,让空间既温润舒适又不失雅趣。这般用心的布置,恰似两人相濡以沫的深情写照,印证了世间并无千篇一律的相伴之道。

沈秉成与严永华的相识相知,宛如命运编织的双生花。他们共同缔造的耦园,非但不是困锁情感的牢笼,反倒是彼此心灵栖息的港湾。在这方天地间,沈秉成始终牵着严永华的手,打破世俗对宅邸的桎梏,携手踏访世间万象,用脚步丈量世界的辽阔。

数年后,沈秉成重新步入仕途,严永华亦随之启程,二人游历南北,遍览名山大川,广结文人雅士。开阔的视野使她的诗作境界更上层楼,镇江焦山的吸江楼、桂林漓江的叠彩山等胜地皆刻有她的诗稿或摩崖石刻,代表作包括《藏冰》《烹雪》等。光绪十七年(1891年),严永华在安庆节署病逝,沈秉成遵照其遗愿,将她安葬于仁和县南山诸家滨原址。相较于《苦尽柑来遇见你》中现当代的爱纯拥有青梅竹马的缘分与自主选择婚姻的权利,严永华的人生虽受限于时代,却享有父母兄长的庇护,晚婚却得挚爱丈夫,最终在亲友环绕中离世,完成了‘苦尽甘来’的圆满人生。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