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奕宏人民日报撰文谈《沙尘暴》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624更新:2025-10-12 10:57:55

4月17日,演员段奕宏在《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像盖房子一样,一块块往上垒砖头》的署名文章,深入探讨其在优酷白夜剧场剧集《沙尘暴》中饰演刑警"陈江河"的创作过程。文中提到,为呈现具有时代质感的角色形象,他与导演历时一个多月梳理角色前史,采用"垒砖式"创作方法论,通过环境肌理、生活细节与人性逻辑的层层叠加,构建出角色的真实感与厚重感。该剧以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为叙事背景,通过一桩跨越数年的悬案,展现两代人在利益纠葛、道德困境与亲情牵绊中的激烈碰撞。段奕宏特别强调,为贴近牧民生活场景,他甚至托亲友特制新疆酸奶疙瘩作为道具细节,这种对角色"生命肌理"的精心雕琢,使其塑造的刑警形象更具说服力。剧中陈江河所面临的师徒矛盾、父女隔阂等复杂关系,以及刘盈盈、王良等角色在命运洪流中的挣扎,让段奕宏感受到对生命哲学与时代困境的深刻洞察,这也成为其出演该角色的重要动因。他感慨道:"《沙尘暴》中的每个角色都在各自困境中挣扎,需要我们不断追溯,回到源头去叩问。"作为优酷白夜剧场2025年的开篇之作,该剧凭借8.1分的豆瓣评分成为年度悬疑剧口碑榜首。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三大平台悬疑剧场共推出7部豆瓣7分以上的优质作品,其中优酷以《沙尘暴》《边水往事》《雪迷宫》《新生》《微暗之火》五部高口碑剧集持续领跑行业。优酷白夜剧场通过将类型化叙事与艺术价值深度融合,已成功树立起"品质悬疑"的行业标杆。

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演员,外界时常问我更倾向于扮演何种类型的角色,以及如何在类型趋同的创作中实现突破。实际上,我始终将目光放在作品本身,更在意其立意与主题是否具有吸引力。《沙尘暴》的创作契机颇具意味,陈江河这个警察角色设定在虚构的西北小镇,虽熟悉人物与环境背景,但角色背后的时代命题却充满新鲜感。这或许与我人生阅历的积累有关,当编剧赵冬苓老师以生命哲学视角展开叙事时,文本的厚重感与复杂性令我深受触动,激发了我对角色的深入探索欲望。

在时代洪流中,小人物如何寻求出路、改变命运这一母题虽屡见不鲜,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观众审美层次的提升,文艺作品正以更多元的方式诠释这一主题。陈江河这个角色的特殊性在于其游离于具体事件之外的观察者定位,这种设定初期令我感到力不从心。与导演谭嘉言反复探讨后,我们投入了大量精力追溯角色的"根",从人物出身、性格成因到社会关系网络,每一个细节都成为塑造角色的基石。这种创作过程既是对表演惯性的警惕,也是对角色深度的追求,使陈江河摆脱了以往类型化塑造的局限。

拍摄选址在甘肃瓜州的柳园镇,这个曾因铁路枢纽与矿产资源而兴盛的西北小镇,如今已显萧条。30年前我从新疆前往北京,出疆首站正是柳园,那时的繁荣景象与如今的落寞形成鲜明对比。为还原真实质感,剧组深入当地调研,我甚至特意让伊犁的亲友寄来酸奶疙瘩作为道具,这种生活细节的考究让角色更具烟火气。拍摄期间正值4、5月,干燥气候与高海拔环境让几场追逐戏带来身体不适,这种与角色的共鸣体验,恰是我深入理解人物内心的重要途径。

在诠释陈江河的过程中,我不断追问这个角色会将我引向何方。通过对人物抗拒过去的刻画,以及其在师徒、父女、婚姻情感等维度的纠葛,我逐渐触及角色的深层内核。这种创作过程既是对表演技艺的挑战,也是对自我认知的提升。即便作为成熟演员,我仍怀有对创作细节的敬畏之心,这种细微而具体的艺术悸动,正是表演魅力的源泉。我期待观众能在作品中感受到人物张力,获得超越银幕的思考与力量。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