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位还没拥有个人电影的复仇者联盟成员:明明很能打,却总当配角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310更新:2025-10-12 00:22:02

过去二十年间,漫威旗下出品了众多超级英雄电影,逐步构建起庞大的MCU宇宙。作为复仇者联盟的关键成员,多数角色已获得独立电影作品,不仅收获了不俗的票房成绩,还积累了极高的人气。然而,某些角色尽管在剧情中频繁亮相且戏份重要,却始终未能拥有一部专属的电影作品——他们或在他人故事中承担辅助角色,或在团队协作中展现光芒,唯独缺少一个能够独立展现魅力的舞台。星云作为银河护卫队的核心成员之一,便是这样一位备受关注却迟迟未有个人电影的超级英雄。

作为灭霸的养女,她自幼与姐姐卡魔拉一同被当作武器抚养,遭受残酷训练,失败者甚至会被替换为机械部件。在2014年《银河护卫队》初登场时仍保持反派姿态,却在后续剧情中逐渐完成角色转变,成为护卫队核心成员,并于萨诺斯响指后的五年间正式加入复仇者联盟。凭借6部MCU电影的出演经历,她从最初冷酷的"机械狠人"蜕变为能与队友开玩笑的伙伴,展现出完整的人物成长轨迹。然而,她的故事始终依附于主线剧情——或许值得推出一部以她寻找自我的为核心的独立电影?毕竟能够将"被虐待的过往"转化为"战斗力"的角色,在漫威宇宙中并不多见。

曾遭受非法实验改造的「会说话的浣熊」角色由布拉德利·库珀为该角色配音,其外表冷酷爱耍枪,内心却背负着沉重创伤。从赏金猎人到银河护卫队的技术担当,再到复仇者联盟的核心成员,他在6部影视作品中始终以「吐槽担当 技术核心」的双重身份活跃。《银河护卫队3》虽首次挖掘了他的过往经历,但仍以团队叙事为主线。许多粉丝期待他单飞的剧情,例如讲述他与其它实验体的羁绊,或是展现他从「只想活下去」到「甘愿为队友牺牲」的转变历程。毕竟,能让观众为一只浣熊落泪的角色,理应拥有独立的故事篇章。

虽无超能力,却凭借精湛的弓箭技巧与格斗技艺,巴基・巴恩斯作为复仇者联盟的创始成员,始终扮演着团队中的坚实支柱。他首次亮相于2011年《雷神》的客串演出,却在《内战》中因立场选择而引发争议。当萨诺斯打响灭霸之指后,巴基化身“浪人”展开激烈复仇,直至《终局之战》才完成与团队的和解。这位演员参与了6部漫威电影,却始终未能拥有专属的主角戏份。迪士尼 推出的《鹰眼》系列短剧虽为其角色增添了更多故事线,但大银幕上的表现仍显单薄。若能专门拍摄一部以他为导师的电影,既可展现其指导新一代英雄射箭的技艺,又能呈现处理复杂局势的智慧,无疑比在其他影片中担任背景板更具意义。

作为美国队长的挚友,巴奇·巴克利在二战期间被九头蛇组织俘虏并改造为"冬日战士",其在1944年暗杀钢铁侠父母的行动直接引发了《内战》的爆发。这个角色从最初的反派形象逐渐转型为寻求救赎的悲剧英雄,成为漫威电影宇宙中贯穿九部作品的核心配角。在Disney 的《猎鹰与冬兵》系列中,塞巴斯蒂安·斯坦饰演的巴奇与山姆·威尔逊建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但始终保持着"美国队长的伙伴"这一身份定位。粉丝期待看到更多关于他的独立叙事,包括对二战经历的深度挖掘,或是探讨其在身份认同上的挣扎。塞巴斯蒂安·斯坦凭借细腻的演技,成功将这个被洗脑的杀手塑造成令人动容的角色,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幻视作为漫威电影宇宙中极具象征意义的角色,其复杂的双重身份与人工智能属性为故事增添了多层次的张力。从初代《复仇者联盟》中的神秘访客到《无限可能》系列中的关键转折点,幻视的身世之谜始终贯穿整个宇宙的叙事脉络。该角色在Disney 剧集中以全新开篇呈现,通过与猩红女巫的互动,揭示了其作为灵魂宝石载体的深层含义。幻视的成长轨迹体现了从机械生命到拥有人类情感的蜕变过程,其在故事中的每一次选择都深刻影响着漫威宇宙的命运走向。

幻视由心灵宝石、贾维斯人工智能系统以及奥创残骸拼接而成,初登场时便持着雷神之锤协助复仇者联盟对抗奥创。然而随着剧情发展,他与绯红女巫陷入情感纠葛,最终在《无限战争》中被萨诺斯强行剥离心灵宝石,导致意识消散。这位仅在《WandaVision》中作为核心人物出现(实为旺达构建的幻象)的角色,始终呈现出"力量与脆弱交织"的特质。若有机会展开续作,或许可以讲述白幻视如何在失去记忆后重新找回自我,或描绘他与旺达在多元宇宙中的重逢。能够将机械身躯赋予人性光辉的演绎,展现出独特的艺术张力。

索科维亚难民这一角色经历了从《奥创纪元》中的反派,到复仇者联盟核心成员,再到《奇异博士2》里引发争议的"黑暗反派"的蜕变。伊丽莎白・奥尔森通过精湛演技将角色内心的爱与疯狂演绎得层次分明,其跨越六部漫威电影及《WandaVision》剧集的故事线,展现出超越多数主角的完整度。这个角色被赋予了MCU中"最接近神"的象征意义,尽管在《奇异博士2》中经历"疑似死亡"的震撼情节,但粉丝对她的回归充满期待——无论是以多元宇宙流浪者的视角展开新故事,还是探索角色与自身黑暗面的和解之路,都可能成为极具话题性的续作。

从严格意义上看,爱德华・诺顿2008年的《无敌浩克》可被视为一部独立电影。但自马克・鲁法洛接任绿巨人角色后,这位超级英雄便始终以配角身份活跃在漫威宇宙中。从《复仇者联盟》里与浩克并肩作战的“Banner博士”,到《终局之战》中以智慧形态登场的“智慧浩克”,再到《女浩克》中的低调配角,鲁法洛在九部作品中始终扮演着团队中的力量担当。许多影迷期待能看到他演绎的独立故事——比如绿巨人如何真正接纳自身的双重人格,或智慧浩克在新形态下面临的独特挑战。毕竟,能将愤怒转化为力量、同时兼具幽默感的反英雄角色,值得拥有属于自己的专属篇章。这些作品证明:漫威宇宙不仅依赖主角光环,配角的深度故事同样能打动人心。或许未来某天,我们终将见证火箭浣熊拆解机器人、巴基探索救赎之路、绯红女巫掌控全局等精彩片段——因为真正优秀的角色,不应永远困在他人编织的故事里。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