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译这部立意新颖的谍战剧,如果能不落俗套,或许超越《潜伏》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544更新:2025-10-11 17:10:54

该剧改编自龙一所著同名谍战小说,由姜伟执导,张嘉译、罗海琼、张子健、李乃文等主演。故事背景设定在抗战时期的天津,围绕中共特科行动组组长试图刺杀日本宪兵司令加藤却遭遇失败的主线展开,着重刻画地下党员熊阔海在陷入绝境时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惊险历程。

这部剧最初是借助《潜伏》的余威顺势推出的作品,延续了同一导演与编剧团队,然而播出后却引发观众两极分化。部分观众认为其生活气息浓厚,更贴近现实;也有不少观众指出剧情逻辑存在漏洞,部分情节显得过于夸张离奇。

主人公熊阔海相较于《潜伏》中的余则成,呈现出更具复杂性的性格特质。他在面对国民党人物时游刃有余的周旋技巧,与对挚友不惜代价的仗义行为形成鲜明对比,甚至在家庭生活中也展现出令人意外的"妻管严"形象,并暗藏机锋。张嘉译曾坦言,他将这一角色拆解为五种不同维度进行诠释,这种多层次的表演恰恰映射出角色设定的矛盾性。值得探讨的是,编剧在构建人物形象时是否过度追求戏剧张力,导致角色在不同关系场景中呈现出割裂的双重人格?当一个个体在职场与家庭、朋友与敌人之间频繁切换立场,其行为逻辑是否真的存在本质差异,还是说这种刻意设计的反差恰恰揭示了人物更深层的生存智慧?

查看大图

相较于余则成的精明强干,熊阔海的行事风格显得更为质朴。作为洋行职员,他原本过着安稳的生活,却遭遇老板携款潜逃的变故,被迫失业。这份潜伏身份的丧失不仅切断了他的情报工作经费,更让他的生计陷入困境,不得不四处借贷,甚至考虑典当衣物维生。因此,有观众调侃道:“初看《借枪》,总觉得剧名取错了,不如直接叫《借钱》。”笔者也认为,若编导能始终围绕这一设定推进剧情,或许能打造出更贴近现实、更富戏剧张力的故事线。然而遗憾的是,后续剧情逐渐回归套路化叙事,使得整体观感大打折扣。

尽管存在诸多争议,本剧仍有引人注目的看点。它颠覆了传统谍战剧的叙事框架,摒弃了英雄人物自带“主角”光环的刻板印象,展现出更具现实质感的刻画。剧中地下工作者不仅拥有饮食起居的凡人之躯,更面临着经济窘迫的生活境遇与难以言说的尴尬时刻,这种对早期我党地下工作者形象的真实还原,为谍战题材注入了新鲜活力。

从表演艺术角度来看,张嘉译等演员的精湛演技为《借枪》中主人公的形象赋予了灵魂。剧中主人公熊阔海的塑造尤为鲜明,这与张嘉译在天津话表演上的深入钻研密不可分。考虑到角色曾学习曲艺的背景,他特别参演了相声贯口表演,通过反复打磨将天津方言融入台词。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张嘉译独创的"甩臂摇胯"行路方式完美契合角色特质,配合其机智诙谐的互动方式,为全剧增添了大量生动笑点,最终赢得广泛好评。

与剧中穿插的幽默元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战争的惨烈现实。侵略者对中国平民的肆意残害、众多角色在战火中的悲壮牺牲,不仅渲染出深沉的悲愤氛围,更将熊阔海内心的怒火推向顶点。若能借鉴法国电影《老枪》中主人公在极端情绪下依然保持克制、冷静持枪正面迎敌的处理方式,或许更能贴合本剧主角初始的人设特质。这种克制与爆发的张力结合,或将使本剧在叙事深度与人物塑造上突破《潜伏》的框架。

国产剧在塑造英雄形象时往往倾向于神化,尤其是近年来涌现的诸多神剧,将历史人物演变为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然而,当我们试图以真实客观的视角去展现那些卓越的历史人物时,或许更应从普通人的角度切入,通过平凡中的不平凡,才能更深刻地凸显其非凡的伟大之处。

《借枪》作为一部风格鲜明却也存在瑕疵的谍战剧,其独特的创意视角与不尽完美之处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不完美或许正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使作品在展现类型片魅力的同时,也暴露出创作中的不足。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