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天乐称自砍片酬也没人投资?是行业寒冬还是演员艰难?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163更新:2025-10-12 12:53:34

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于3月22日举办2025年度春茗晚宴,古天乐在致辞时情绪激动,哽咽表示:"当前面临的并非单纯薪资调整问题,而是整个行业陷入投资寒冬。" 这番话也折射出他对香港电影行业现状的深切忧虑。

香港电影票房近年来持续低迷,2024年总票房收入仅为13.4亿港币,创下了近13年来的最低纪录。伴随票房下滑,多家影院相继关闭或易主,电影从业者被迫寻求第二职业,如灯光师转行卖保险、场务涉足外卖行业、演员兼职网约车司机,甚至资深影人面临长达8年未涨薪的困境。2025年贺岁档期三部港片总票房更是无法超越2024年单部影片《饭戏攻心2》的票房成绩,资深导演田启文直言行业已进入“冰河时期”,“拍电影靠硬撑”成为常态。与此同时,古天乐发起的“拍住上”计划原定两年推出8部作品,目前仅完成4部;上半年港产片开机数量不足10部,郑中基新作《阿龙》亦被迫延期。这场行业寒冬的成因,既有全球经济放缓与疫情后遗症的外在影响,更有港片创新缺失、题材重复与人才断层的内在困境。传统类型片如警匪、黑帮等题材长期被反复使用,观众逐渐产生审美疲劳,业内甚至出现“ICAC 黑帮 贩毒=港片三板斧”的调侃。同时,内地电影市场占比已突破75%,香港影片仅占5%,投资更倾向于短期回报项目。加之香港演员更新换代能力不足,新生代缺乏代表性,年轻观众直言“已难以列举香港30岁左右的电影新星”。作为香港电影的代表人物,古天乐近年来虽保持高产节奏,但其主演的《追龙II》《扫毒3》《明日战记》等作品屡遭批评,豆瓣评分普遍在5.5至6分区间,被观众质疑“已不挑剔剧本”,与王晶的“流水线烂片”模式趋于一致。2025年初其主演的《恶行之外》投资1亿港币,最终仅收获446万票房,成为港片失宠的典型案例。

即便古天乐如今主动降低片酬、自费投资拍摄《不赦之罪》,并积极呼吁新人加入行业,却仍难逃被贴上“自嗨救市”标签的舆论质疑。昔日观众因他的名字选择走进影院,而今却形成“看到古天乐名字即预判踩雷”的刻板印象,甚至宁愿等待流媒体平台也不愿亲临电影院。这种信任危机的形成,既映射出观众对港片创新能力的失望,也暴露出对古天乐剧本创作和角色演绎的不满。尽管他坚持“坚守岗位”的表态,但港片的复兴之路仍面临巨大挑战。唯有通过内容革新、新人培养体系的完善,以及资本与政策的双重扶持,才能扭转颓势。香港电影若想重获新生,从业者们亟需摒弃固有成见,以开放心态迎接变革,而非执着于“东方好莱坞”的旧有模式。当外部资本支持暂时收束,或许正是电影人回归初心、重新探索港片定位的重要契机。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