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强谈《棋士》:饰演这个灰度人物有一种被割裂的痛苦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569更新:2025-10-12 09:54:04

由房远与高妮妮执导的电视剧《棋士》是一部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生活化罪案剧。故事以世纪初的南方城市为背景,聚焦一位普通围棋教师崔业(王宝强饰)因意外卷入恶性案件,逐渐陷入道德困境并走向犯罪深渊的历程。影片通过打破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模式,以非线性叙事手法深入刻画了命运洪流中的人性挣扎。无论是堕落成罪犯的崔业,还是坚守职责的警察队长崔伟,角色塑造均摆脱了刻板印象,展现出现实困境下个体的复杂性与真实感。

在近日举行的《棋士》主题研讨会上,主演王宝强作为创作团队代表分享了他对作品的理解。他指出,《棋士》是一部兼具创新性与挑战性的作品,通过描绘人物内心的挣扎与行为选择,深刻探讨了命运转折与人性复杂性的主题。影片中的崔业这一角色尤为引人注目,其形象塑造突破了传统叙事框架。作为一个被时代遗忘的围棋教师,崔业身着陈旧过时的毛衣,在职场中备受冷落,家庭关系亦处于破裂边缘——儿子对强势的哥哥充满崇拜,母亲则习惯性地依附于兄长。这种被社会边缘化的生存状态,让崔业成为一个典型的"除了围棋一无所有"的孤独个体。

王宝强特别剖析了崔业命运的戏剧性转变。当得知儿子患病急需医疗费用时,这个原本恪守道义的棋师开始突破道德底线。他首次运用哥哥崔伟所鄙视的围棋谋略实施抢劫,自此开启了自我放逐的旅程。随着剧情推进,崔业逐渐掌控了哥哥崔伟的李代桃僵计划,甚至诱导精明的商人陷入自己的布局。这种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揭示了一个棋手特有的心理特质:既带着围棋竞技中形成的策略思维,又承载着被世俗定义的自卑与傲慢。影片通过崔业一步步走向深渊的轨迹,展现出人性在极端情境下的复杂蜕变,最终印证了"人生如棋,步步都有变数"的深刻隐喻。

对于《棋士》这部剧所引发的讨论,王宝强表示:"许多观众在观看初期会质疑剧情走向,比如为何选择某个决策或某个角色发展。但当完整观看后,每个观众又会形成独特的理解。带着这种理解再度观看时,仿佛在看一部全新的作品,还能获得更深层的感悟。我们刻意采用不设限的开卷式创作模式,这种尝试既充满挑战,也赋予了观众诠释作品的自由空间。而观众对作品的多元化解读,正是这种创作理念的自然延伸。"

《棋士》剧照中许多情节看似荒诞离奇,实则暗含深意。创作者通过这种反差手法,揭示了人生充满变数的本质——每个突发事件都可能成为改变命运的转折点,而人物在此时的选择则决定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这种不可预测性构成了剧中的微型悬念,观众会不由自主地好奇:当面对未知的抉择时,崔业会如何应对?《棋士》某种程度上恰似一场关于崔业人生的实时记录。作为演员诠释这个灰度角色时,确实经历了精神层面的撕裂感,仿佛要剥离自身原有的认知体系。为还原角色真实感,首先需要让自我完全浸入崔业的思维框架,但其价值观念与演员本性存在根本冲突。这种精神分裂状态在拍摄过程中带来强烈焦虑,甚至在戏后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释怀。然而,这次创作经历也给予演员深刻思考:善与恶如同同一面镜子的两面,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折射出人性的多维光影。每个灵魂深处都潜藏着暗面,关键在于如何在复杂情境中做出符合良知的抉择。

电影《棋士》由王宝强与陈明昊联袂演绎兄弟情深,王宝强亦担任该片监制。从剧本构思至拍摄完成历时五年,影片核心探讨生活经历对人的塑造作用,以及个体在面对困境与诱惑时如何保持内心坚守。谈及创作历程,王宝强表示这是一次人生的重要尝试,他始终通过作品与观众对话,对观众反馈保持开放态度,无论是赞誉还是批评都会深入思考并作为完善创作的参考。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